1)第四十三章 《三字经》的威力_大唐:从成为魏征老师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贾强霍然转首,满面羞愤地瞪着呵斥他的高尚文:

  高尚文,你待怎样?难道你要昧着良心夸赞这等稚嫩的童谣?

 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也都望向了高尚文,他们心里想的和贾强一样。吴明精神一振,期待地望向了高尚文。

  高尚文眼中毫不掩饰自己对贾强的鄙视:崔先生写得好,人之初,性本善。在你我出生之时,你我之间在品性上没有什么不同。但是性相近,习相远。你我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不同,让你我之间变得绝然不同。

  嫉妒已经让你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智慧,变得愚昧。

  嫉妒已经让你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高洁,变得龌龊。

  你已经不配为读书人,更不配身上那一身儒袍!

  你贾强铁青着脸,指着高尚文的手指都在颤抖:高尚文,今日你若不给我说个明白,我和你没完

  高尚文不屑地一甩袍袖:有个读书人的样子,不要让嫉妒使你发狂。静下心来好好读读崔先生的《三字经》,想一想你蒙学的《千字文》。

  众人神色一怔,然后略有恍然,目光从高尚文和贾强的身上移开,落在了《三字经》上,有人已经低声吟诵起来:

  苟不教,性乃迁。教之道,贵以专。

  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

  对面的大树下,百骑司的人已经将这一张纸的文章写下,卷起来放进一个竹筒内,然后对树上的那个人道:

  我送去皇宫,很快回来。

  那些书生的脸上神色都有了变化,只是看的深浅不同,神色变化的也不同。

  有的人想的是,如果自己当初在启蒙的时候,学的不是《千字文》,而是《三字经》,恐怕就不会挨先生那么多打吧?

  也不会学得那么辛苦!

  《千字文》和《三字经》比起来,过于深奥了,对于启蒙的孩童非常的不友好。而这《三字经》就浅显易懂了太多。不仅朗朗上口,易学易背,而且蕴藏的道理也极为深刻。

  有的人想得更为深远,这一篇《三字经》会让现在和未来无数的孩童受益。

  有的人却感觉就是那么回事儿,远不如《陋室铭》。

  但是不管如何想,却是再也没有人谩骂崔浩,反而有些期待《三字经》的后续。

  贾强脸色阴晴不定,他是属于有才学的,但是受困于眼界,还看不到那么深远。但一时之间,也不知道如何驳斥。

  人群安静了下来,都在一边回味着《三字经》,一边等着后续。如果只有这么短,算不上什么惊世文章,完全不能够和《陋室铭》相比。

  皇宫。

  李君羡匆匆献上了竹筒,李世民从太监手中接过了竹筒,抽出了纸张,展开看去。初始微微皱起眉头,继而眼中现出惊喜,最后将纸张递给太监:

  念!

  太监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:人之初,性本善孔颖达是什么人?

  孔子后代,当代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